|
|
|
iphone 7 apple watch 2 防水成一大亮点,纳米涂层防水成为趋势
|
|
2016 年苹果秋季发布会于美国太平洋时间 9 月 7 日早上 10 点(北京时间 9 月 8 日凌晨 1 点)在美国旧金山的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召开。 苹果秋季发布会历来有科技圈的“春晚”之称,发布会上苹果推出的新产品以及其倡导的新技术都是业界极为关心的话题。本次发布会,苹果不出意外的发布了全新iPhone7及iPhone 7 Plus手机、新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2、无线耳机AirPods等硬件新品。 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苹果新一代智能手机 iPhone 7 了, iPhone 7 系列手机将搭载由台积电制造的 A10 芯片;颜色方面,苹果将舍弃现行的太空灰,追加“深黑色”和“钢琴黑”两种黑色; iPhone 7 系列会废除 3.3mm 耳机孔……
新iPhone包含10大更新 iphone 7发布
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此次iPhone进行了包括颜色版本、机身设计、防水防尘、屏幕、摄像头以及处理器在内的10项更新,其中颜色、摄像头、耳机、续航和处理器被重点提及。 其中比较重点的包括引入了两个黑色版本,分别是磨砂黑和亮黑色,而放弃了传统的深空灰版本,另外,iPhone 7 Plus则是首次引入了双摄像头,其中一个为广角镜头,另一个为长焦镜头。 iPhone 7 新品发布会 耳机接口则如之前传闻所说的,取消了3.5毫米接口,取而代之的则是Lightning接口耳机,但随即附送转接线,无法接受这一设计的用户则可以考虑选择全新的AirPods无线耳机。不过这一设计立马遭到网友们吐糟和恶搞,更多人担心的是这样的耳机的确很容易遗失。 Lightning接口耳机 续航方面,据介绍,在实际测试中,iPhone 7相比上代6s延长了2小时,而iPhone 7 Plus则比6s Plus提高了1小时。但发布会现场暂时未透露具体的容量大小。 而升级到A10 Fusion处理之后,比A9处理器性能快40%,相比初代芯片则提升了120倍,另外两个核心为高性能核心,可以省电1/5,不同的App可以支配不同的处理器。
iPhone 7看点汇总 iPhone 7看点汇总 iPhone 7、7 plus支持防水,整体性能达到IP67级的防水和防尘性能,可以整机浸入水中。这也证实了之前的传闻
防水+GPS的第二代Apple Watch 防水+GPS的第二代Apple Watch
iPhone 7和iPhone 7 Plus的主场, 亮相的却是新款Apple Watch(Apple Watch Series 2)。 新款Apple Watch采用新的陶瓷外壳,配备更多的版本表带,也得到了防水加持,现在你可以在水里带着Apple Watch了。 据了解,Apple Watch可以承受50米水深的压力,扬声器系统也进行了重新设计,自身就支持防水,机身双核处理器,计算能力提升50%,新的GPU也让图形处理能力提升了两倍,屏幕亮度提升到了1000nits,并且加入GPS模块,运行watchOS3系统。 除了标准版外,苹果还正式牵手耐克,推出Apple Watch Nike+定制版,一共分为4个颜色版本,用户可以使用内置的Nike专属应用,也可以利用Siri来唤醒跑步伴侣应用,获得专业的跑步建议,设备推荐以及跑步路线等内容。 Apple Watch 价格方面,两个版本Apple Watch Series 2售价均为369美元,而旧款Apple Watch则在CPU升级为双核的同时降至269美元起,新品同样为9月9日开启预约,9月16日开售。
Apple Watch 2看点汇总 Apple Watch 2看点汇总
苹果防水打出组合拳 新的iPhone及Apple Watch 2 从内到外都从防水防尘的角度进行了革新,防水防尘成为一大亮点,在沿用了iPhone 6系列防水技术的同时进行很大程度的升级,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防护。 iphone防水防尘技术
PCB层面采用纳米涂层主流防水技术 纳米涂层一种厚度约为人类头发 千分之一的透明薄膜涂层材料。在纳米尺度下,低凸的表面可以吸附周围的气 体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避免了材料与水分子的直接接触。此时, 水滴的接触角趋于 值,手机表面显示出超强的疏水性能。而由于表面的孔 径又远小于水分子使其无法渗漏,因此形成了类似于荷叶托住水珠的防水效果。 iphone防水防尘技术 纳米涂层是当前最为成熟和 的手机防水技术,伴随着防水型 iPhone 的到来,防水概念的热度将会提升,这一技术有望被更多的投资者所关注,迎来又一波的投资热潮。目前, 的纳米防水技术公司并不多见,国内近年来也涌现出一些提供相关材料的企业,性能较好的如青山TIS纳米防水涂层,TIS纳米涂层率先在耳机等行业实现了批量应用,此次苹果新品的发布无疑是为纳米防水涂层技术再次指明了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纳米涂层在医疗设备、水处理、电子设备、海洋工业、食品包装、汽车等各个领域 均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 的数据, 2014 年纳米涂层的市场总额为 47.19 亿美元,到 2019 年将增至 142 亿美元,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 24.68 %。 2014 年纳米涂层的市场总额 从防水手机的发展历史来看,防水技术已经从简单粗暴的结构化防水过渡到更为 的材料化防水。所谓结构化防水,就是指通过表面的外壳处理密封内部的电子元件, 如防水胶条、密封圈以及防水胶塞等。至于材料化防水,目前主流的技术就是纳米涂层材料。苹果自iPhone 6开始就使用类似TIS纳米涂层这样的材料进行PCB层面的防水防霉变处理,虽然iPhone 7/7 plus目前仍未拆机验证,但这个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因为纳米涂层技术是目前在表面处理方面处于 地位的技术。
除了纳米涂层技术, 苹果在防水问题上也在努力尝试了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目前苹果在防水方面申请的 包括“通过孔口排出液体”、“隐藏式接口的电子器件”及“耐液声学 设备”等,思路各不相同,效果有待验证。不过,改变电荷分布、利用高弹力 橡胶及“网格雨伞”均是令人期待的新技术。在iPhone 7和Apple Watch 2上都肯定有运用这些配套防水技术。众多组合式防水新思路和新 体现出苹果对防水品质的高度重视。
“通过孔口排出液体”(Liquid expulsion from an orifice) 这是苹果去年 11 月公布的一项防水 。根据 描述,喇叭和麦克风的腔体最 外侧均添加了一层导电元件,其与电极和湿度传感器连接。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液体时, 导电元件的电荷分布会在腔体壁内发生改变,从而调整特定区域的疏水性能,达到与液 体相吸或相斥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流入的液体则可以通过某些孔洞排出而不对内部 元器件造成伤害。 通过孔口排出液体 通过孔口排出液体 通过孔口排出液体 这种相比“防水”而已更接近于“排水”的措施具体效果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这 一另辟蹊径的新方式或许会给防水技术厂商一些新的启示。毕竟,这么久以来苹果就是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
“隐藏式接口的电子器件”(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dden Connector) 苹果在这项 里描述了一种具有高弹力的橡胶部件,这一部件将被至于充电和耳机接口。当数据线或者耳机接口插入的时候橡胶能被撑开,从而实现正常的连接功能。 而当接头被拔出时,橡胶又能自主修复,从而堵住接口。美国 商标局表示,这种材 料主要为硅胶材料或聚硅氧烷,在理想情况下至少能够恢复其 90%的原始抗拉强度。 隐藏式接口的电子器件 这一 可以使得耳机孔在防水型 iPhone 中得以保留,估计属于苹果的“后手” 型方案。在实际发布的新品iPhone照片上也证实了这一点,原本的耳机接口并入lighting充电口,这一举措也同时省掉原来的耳机插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性能。 隐藏式接口的电子器件
“耐液声学设备”(Liquid resistant acoustic device) 防水手机的普及对防水声学元件及防水材料等产品的需求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声学元件想要实现防水功能,防水网、减压腔、密封件等零部件必不可少。这些零部件的成本并不高,但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对声学元件单体价值量的提升作用明显。 这项 中,一种特制的“网格雨伞”(mesh umbrella)可被安装在扬声器与设备外壳的底部孔口之间。通过 O 型环或类似的机制,这种声学模块可以与主体设备相连,从而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境。液体流入接触到“网格雨伞”时会被导流走,从而减小网格层(mesh layer)的压力,降低潜在的损害。此外,苹果可能将通过在网外覆盖一层疏水涂层并在内部使用亲水涂料的方式,双管齐下,进一步优化其防水结构。 苹果iphone 7疏水涂层 除了以上三个 以外,苹果也申请了利用电浆辅助化学蒸镀(PACVD)技术在主板上镀上厚度为 0.1-1μm 之间的防水薄膜以及防水覆盖密封按钮等 。未来苹果将如何组合这些“黑科技” ,从而使 iPhone 的防水效果达到 ,将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显然这些 已经大部分应用于iPhone 7、7 plus以及Apple Watch 2上,特别是Apple Watch 2能承受50米水深压力,常规游泳无压力配戴,浮潜也能得到支持,扬声器自身也支持防水,并且支持长周期固定频率的涉水活动。
苹果新品如此这般的多管齐下组合式防水,使新iPhone和iWatch有了超强的防水性能,使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使手机防水,特别是将纳米涂层防水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国货是否也会紧随其后向苹果黑科技看齐,这或许将成为未来一两年内手机和智能穿戴领域产品经理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
|
|
|
|
|
|
|